你是否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,明明沒幹嘛就不知不覺天黑了?有沒有思考過,你到底是真的「很忙」,還是其實都是在「瞎忙」?學會時間管理,會得到什麼好處呢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!
改變使用時間的方式,就是改變生活方式
假如你想要認真過人生,首先必須改變使用時間的方式。管理學之父彼得 •杜拉克 (Peter Drucker) 說過要暸解自己的時間。而想要掌握時問的使用方式,就必須先「認識自己」。假如你一整天有大半時間都在上網看影片,週末也只窩在家裡發懶,那麼一年之後,你不會有任何改變。唯有瞭解自己在哪些事物上花費了多少時間,才會覺悟到:「我不能繼續這樣浪費時間了!」當你有了這種醒悟時,才能夠站上「新人生的起跑線」過去的時間管理與往後的時間管理,從根本上將完全不同。我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追求:「在最短時問之內完成大量工作」,而必須將重點擺在:「我能夠讓心靈滿足的時間延續多久?」
我們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把自己使用時間的方式可視化。記錄時間是時間管理的開始「感覺很忙,可是最重要的工作卻做不完」、「完全没有自己的時間」這類倩況之所以會發生,就是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把時間用在哪裡。因此,要先從記錄、分析自己使用時間的方式做起。記錄時間可以幫助我們:
☑瞭解自己的時間使用習慣
假如你在行動時有所自覺,就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能夠增加多少時間,以及改變哪些花費時問的方式,可以充實人生。
☑發覺臨時的行動
掌控自己的人生,我們必須懂得事先計畫回掌握實際作業的「真實時間」我們記下來之後發現,原本以為「30分鐘就能做完」的事,居然花了「1個小時」,這不得不反省:「是否必須重新檢討做法?」進而想辦法改善。有時事後看了紀錄才發現自己「上廁所休息」花了30分鐘。中途大概又去做了其他事情吧。這不是因為你不懂得管理時間,而是你還不清楚自己該如何使用時間,以及目前的時間分配中,哪些行為是浪費、哪些地方是缺點。
具體掌握你的24小時
首先必須做的,就是記錄自己一週的生活。包括「工作」、「飲食」、「睡覺」、「閱讀」、「YouTube 」、「打電動」等。只要簡單記下來就行了,請試著把自己一整天的時間「用在哪裡」、「用了多少」都寫出來。人生是每天生活的累積。你是否真的把時間花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?還是將大把時間浪費在不那麼喜歡的事情上?讓我們從瞭解這點做起吧。雖然要記下來的內容很瑣碎,或許一開始會覺得麻煩,或懶得提筆,但請務必要盡可能正確地記錄下來。因為一切都從這一步開始了解自己的生活。不管是用Google行事曆還是手寫筆記,都請試著紀錄一週,這樣你就會發現時間都花在哪了。(時間管理APP推薦:Toggi track、Mystats、簡單的日曆)
但切記對數字也不要太過講究,而是要注意數字代表的事實。如果你早上起來覺得神清氣爽,但是看著App發現只睡了六個小時,懷疑自己是不是睡眠不足,因此不相信身體的感覺,這樣就本末倒置了。紀錄只是時間管理的手段,養成記錄的習慣,讓你使用時間時更有自覺,回顧時,也不會有那種「這段時間我都在幹嘛」的感覺。
必要時間、主動時間、被動時間
必要時間:睡覺、吃飯、洗澡…等
主動時間:嗜好、進修、上健身房運動…等
被動時間:上Netflix、YouTube 等影音網站、社群網站、打電動…等(我有時候會稱耍廢時間)
作者建議我們將這些項目分別以紅、藍、黃等顏色做區分,看看你在哪些項目分别花了多少時問。原則上,最平衡的此例是:睡覺吃飯等「必要時間」是9~11小時、嗜好等「主動時間」是3~5小時。至於「被動時間」,最好低於1小時。換句話說,如果一天當中「被動時間」超過2個小時以上,恐怕必須改善。當然,假如你是出於特定目的而上社群網站,或者看影片就是你的嗜好,那就不算數。打電動放鬆我也很贊成。這種情況下,看影片的時間、打電動的時間,請列入「主動時間」而非「被動時間」。
但是這類 APP 和電玩遊戲,都會讓你的大腦想要繼續下去。根據 Netflix 的調查結果顯示,61% 的人只要開始看第一集的節目,就會一併把第二集到第六集也一鼓作氣看完。另外,美國的 NBC News 也表示,大腦在連續觀看影片時的狀態,跟毒品上癮者一樣。也就是說,原本是有目的才開始看影片,卻在不知不覺中,連原本不打算看的內容也一一併看了,最後延長了「被動時間」,這就成了問題。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過同樣的經驗,原本只打算看一集連續劇或動畫,看完一集後卻没有停下來,反而連續追劇追了好幾個小時。這就是利用大腦特性建立的機制,單靠意志力無法戰勝。
如何減少「被動時間」
請依序按照以下三個步驟進行。
1、如果一週中的被動時間超過14小時,請做出記號。
2、找出引發被動時間的「啟動器」
3、改變環境,避免「啟動器」出現。
引發某個行為的契機,作者稱之為「啟動器」。啟動器分為兩種。第一種是內在啟動器,即「自己的身體就是啟動器」。例如「肚子咕嚕響」是啟動器,啟動了「想吃零食」的壞習慣。、另一種則是外在啟動器 ,也就是「你以外的某個東西是啟動器,。此方說,「LINE 發出通知睡」是起動器 ,啟動你去碰手機,這個壞習價。而變成習價的各種行為,就是由的在啟動器和外在啟動器的一連串作用所造成。
最常見的例子就是「疲勞」。這個內在啟動器讓人聯想到啤酒,進而引發「打開冰箱」的行動。 此時,「看到啤酒,的外在啟動器,又使人聯想到「消除疲勞」,而打開啤酒的「噗咻」聲,則成了欲望獲得滿足的預告,於是伸手拿起啤酒。接下來,因為酒精而變得遲鈍的腦袋,就會被動地接受連續播放的網路影片內容。在這種狀況下必須改變的,不是「不看影片」或「不喝啤酒」,而是必須採取不一樣的行動,阻止內在啟動器「疲勞」,與外在啟動器「打開冰箱看到啤酒」產生連鎖反應。
輕鬆變更「啟動器」
你可以「把氣泡水放在冰箱裡」取代啤酒,藉由改變環境,就能夠阻止一連串的連鎖行為發生。此外,疲勞時想喝啤酒,有時也是因為身體想要。酒精會使大腦的新皮質反應遲鈍,活化主司情緒、食慾、性慾等本能的部分,因此,人一喝酒就會精神亢奮,充滿活力。另外,葡萄酒、威士忌等酒類的香氣也具有放鬆效果,而啤酒所含的啤酒花香氣,也有穩定心情的作用。不過呢,其實放鬆與穩定心情的效果,也可以透過運動或泡澡等其他方式獲得。只要心跳加快,自然而然就會使你的精神亢奮,充滿活力。或許,你會認為這些事情在疲勞的時候做不到,但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,運動反而會讓你更有活力,我們改用具有放鬆效果的香氛入浴劑悠閒泡澡,也能獲得相同的功效。因為香氛會直接對大腦發揮作用,幫助調節自律神經與荷爾蒙。像這樣變更行為,避開啟動器,就能夠減少被動時間。(也可參考《原子習慣》去改變你的壞習慣)。
時間碎片化會導致你感覺更忙碌
打電話關心客戶、回覆EMAIL…等瑣碎的雜事,請捨棄「工作時間零碎是很正常的」這項妥協(當然如果你的職業就是客服除外)。只要繼續任由别人牽著鼻子走,你就無法擁有時間的自主權。下定決心,做到「自己的時間要如何使用,必須由自己決定」這點很重要。將時間和專注力,用在自己身上,磨練好某種技能之後,你或許有能力從事更高階的工作,卻因為每天雜事太多,沒有力氣好好思索未來。找個時間,好好整理一下想法,思考工作時間應該注意什麼吧。然後請留意不管做什麼,一定要保留完整的時間。
☑你想如何面對工作?
確立工作在自己心中的定位很重要。在作者心中,生活與工作息息相關,因此,決定灌注人生最主要的能量。但相信有些人更重視家人,有些人想要投人嗜好,有些人則是想要追尋夢想、成為小說家等。不管從事哪種工作,即使耗費大量時間也無法保證一定會幸福;如果你從事的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喜愛的工作,請在心中設下停損點,另外做好跳槽或副業的準備。
☑訂定公司業績「以外」的目標
你是否曾經想過,自己想要透過現在的工作成就什麼呢?為了這個目標,你需要進修什麼?目前你又分配了多少時
間,在做這件事?學習技能需要時間,但學會更多技能,你就會更加快樂。想要提昇技能,就必須仔細觀察擅長那項技能的人,而且不是只短暫觀察幾分鐘,必須透過企劃案般的完整形式,理解對方是如何採取行動、面對什麼樣的狀況又會如何因應。觀察之後,你應該會有些新發現,遇到問題也可以立刻提問。因此,你必須規劃出一些用來觀察的時間。
☑勿忘玩心
忙碌的生活會使你失去「玩」的從容。無論何時都被必須處理的事情追著跑,就會開始追求立竿見影的成果,而對無法預期的企劃心生厭惡,害怕嘗試新點子;這些都是因為你認為自己没有餘力應付失敗。可是呢,工作也不是絕對不能失敗的吧。任誰一定都有過失敗的經驗。而且,為了追求成果只選安全的路走,就不會有新發現、也不會有新挑戰。請務必記佳:當忙碌變成常態時,你就會被迫犧牲「玩心」和「創意」。
在週末設定下一週的目標
「下週要做〇〇」這種格式,訂下一整週的目標。
☑設定「行動目標」
要設定的目標,不是「簽下3筆合約」這種「結果目標」而是「拜訪5家客戶」這類的「行動目標」。基本上,我們無法控制結果,因此若以結果當作目標,付出的努力與達成的成果也不對等。因此,請訂定「打算怎麼進行」的「行動」目標,否則無法發揮強制力。行動目標只要去做,就一定會達成。只要能達成,下週就會湧現想要繼續下去的欲望。假如無法達成,也有機會重新檢視自己的時間使用方式。
☑每天都要重複檢視設定的目標
設定好一週目標之後,請寫在手帳或行事曆等隨時都能看到的地方。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避免自己忘記,另一方面,也是為了提高完成時的成就感。我們必須累積一次次的成功經驗,提昇士氣。能夠實現「這週去了3次健身房!」或「行動目標達成了 !」下週就有幹勁繼續全力以赴,也會拉高實踐其他目標的動力。因此,在週未規劃下一週的行程表,是最理想的選擇。
小心「管他的效應」
減肥永遠都是明天的事?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稱為「管他的效應」 (what-the-henleffect),也就是說,只要其中一項失敗,就會對一切都自暴自棄。這種現象在戒菸和戒酒上最為常見。假設原本戒菸或戒酒了很久,卻因為朋友的慫恿,而在某天不小心破了戒。結果,儘管實際上只是抽了一根於或喝了一杯酒,卻覺得「我過去的所有努力全都白費了」,於是一口氣放下了所有自制力。一旦陷入了「管他的效應」,就會無法靠意志力抗拒誘惑。因此,行動目標的難度必須恰到好處,而且要以週為單位。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完成目標,就算今天失敗,明天仍然有機會挽回,這點很重要。
重要工作安排在中午之前
大腦活動效率最好、最活躍的時間,就是『早晨睡醒後的3小時』透過睡眠,將一整天累積下來的「短期記憶」轉化成「長期記憶」後,大腦到了早晨就會重新設定,恢復成重新開始的空白狀態。另外,在吃飽後,大腦的飽食中樞受到刺激,表現就會顯著下滑,因此需要注意力和專注力的工作,建議安排在早餐之前進行。所以早晨應該優先處理的工作,不是檢查電子郵件或回信。必須安排讓最耗精力的工作,在中午之前進行。另一方面,傍晚是專注力下降、意志力脆弱的時候,因此適合安排毋需過度深思的文書工作或行政工作等事務性工作。這樣一來,一整天的工作就能順利進行。
開始工作前,先安排「私人時間」
話雖如此,中午之前經常要開會或處理前一天沒做完的工作,或是要完成上司指派的工作。如果你是白由工作者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安排,但如果是上班族,就没那麼大的彈性。這種時候,必須在上班時間之前,安排「只屬於自己的時間」。例如,公司是9點開始上班,就可以將早上7:30~9:00的90分鐘時間,設定為專屬於自己的神聖領域,打造專注進行重要工作的環境。利用第二天一早接著完成前一天沒做完的工作,會比加班更有效率。運用早上最清醒的大腦處理工作,成果會比傍晚時精力已經枯竭的大腦更出色。當前一天沒有未完成的工作,可以在睡飽又精力充沛的時候,作為隔天早上的首要任務。問題是有些人在一大早還無法發揮全力,這種時候,建議先做「馬上就可以完成」的工作,不但很有成就感,也可以當作暖身。成就感能夠帶來動力,也可以作為接下來處理重要工作的缓衝。
週未計晝在「週三之前」想好
你是不是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呢?睡懶覺到中午,吃個早午餐後,一直滑手機或看電腦,家裡很亂也提不起勁打掃,吃了一 堆垃圾食物後又在沙發上睡著了。這種放假方式,不但無法讓大腦休息,也没辦法為接下來的一週補充所需的能量。為了有效利用週末,我們必須先想好「週末專用的行程表」。
以上的假日生活方式,只會帶來焦應不安,造成心理不適,並且奪走你的充實感。人類如果過得太輕鬆反而無法感到幸福。懶散度過假日,往往讓人以為自己會感到輕鬆又愜意,但是事實上,多數人在睡前都會產生自責的念頭,心想:「哎呀,我又浪費了一天⋯」所以,你需要「充電計畫」與「充實計畫」!人類是透過「行動」獲得充實感的生物。光躺在那裡想著:「對我而言,幸福是什麼?」無法得到答案,必須實際起身去體驗,才能找到「屬於自己的幸福法則」。因此,假如你尚末找到心目中最理想的假日生活方式,建議將「充電計畫」和「充實計畫」的其中一項,納入每個週末的排程裡。
☑充電計畫:按摩、健身、旅行(已預約無法改變的行程)
☑充實計畫:去書店翻書獲取知識、聽演講、看舞台劇、參加各式課程(能自我充實的行程)
出了門,想法就會變成「幸好我有出門!」這就是所謂的 「充電計畫」。旅行當然包括在內,此外,還可以選擇按摩、上美容院或理髮店、去健身房或游泳池、找牙醫檢查牙齒,能夠稍微提振精神的外出活動,請製造出事前已經預約,因此不得不出門的狀況。如果凡事都依到時候的心情做決定,一定會一不小心就發懶不出門,最後休假日又變成無所事事的一天。請試著出門走一走,你一定會慶幸自己這麼做。總之,儘管先動手預約就對了。
訓練你的 「專注肌」
訂下「這2小時一定要專心把這件事完成!」的目標,在這個前提下,貫徹專注力的訓練吧。首先是整理環境,讓視線範圍内沒有讓人分心的物品。接著,必須防止同事過來找你說話或有電語打來讓你分心。如果在辦公室裡容易分心,就暫時躲進會議室,或改到咖啡店工作,採取具體行動,徹底隔絕千擾。
確認環境沒問題後,請開始分割你的時問,一次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上。就算在設定時問內半途分心,也絕對不可以改做其他事情。剛開始,你一定會忍不住想要查看電子郵件,或是想處理臨時想到的案子等等,但請一次一次地把注意力拉回來。這樣的反覆練習,能夠幫助你訓練大腦的專注力。
智慧型手機也要收進包包或抽屜裡,最好是連震動聲都聽不見的地方,我有時候甚至會將手機關機。再來就是訂出自己的節奏,人的專注力維持深度集中的時間是 15分鐘,淺度集中最多也只能維特90分鐘。建議各位可以利用計時器設定不同的時間長度,進行測試。不管採用哪一種時間間隔,如果中間沒有穿插時間讓大腦休息,專注力降低,表現就會下滑,所以時間間隔很重要。新手最適合的「番茄鐘工作法」。
或許有些人會覺得自己沒辦法專注60分鐘,這時候,可以從番茄鐘工作法開始挑戰。番茄鐘工作法是義大利管理顧問法蘭西斯科•西里洛 (Francesco Cirillo)所創的時間管理法,方法為用計時器設定每工作25分鐘後,短短休息一下,設為一組。多數人會把休息時間設定為5分鐘,也就是一組剛好30分鐘。我也會利用手機設定鬧鐘,取代番茄時鐘,利用這個方式,可以將工作設定為幾個循環,就不會過度消耗意志力,而且能夠長時間專注在重要工作上。有的人的工作型態,都是在忙於工作的同時檢查電子郵件,或一邊跟同事聊天一邊工作等。對於習慣這種工作方式的人來說,花費25分鐘、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上,可能會覺得度「秒」如年。但是,等到抓佳節奏後,專注狀態就會讓人產生快感,工作結束後,也會覺得神清氣爽,請各位務必試試。
讓「冥想」成為習慣更有效
很多專家表示,冥想有助於提昇專注 力。早晨冥想當然很棒,而在感到疲勞時冥想幾分鐘,也能快速恢復專注力。在智慧型手機上設定1分鐘的倒數計時,然後閉眼深呼吸,把注意力集中在意識上。即使不是太累,只要遇到「接下來要做高難度工作」,或感覺自己的意識散漫時,我也會這樣做,這樣一來,瞬間就能夠提昇專注力和動力。冥想時不用太講究姿勢,如果你在辦公室,坐在椅子上,雙手掌心朝上放在大腿上,骨盆保持中立,慢慢深呼吸即可。平時不妨多利用冥想和深呼吸平靜心靈,就能夠發現更多改變人生的珍貴瞬間。當你忙著處理眼前事物的同時:别忘了稍微花點時間,進行冥想和深呼吸。養成習慣,就能活得更加從容自在。即使心生雜念也無須在意,只要想著「這是雜念」就好。接著,再度緩緩吸氣、緩緩吐氣,反覆進行直到預定的時間結束,不需要大多規矩,光是這麼做,就會感到神清氣爽。
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意義
你喜歡自己的工作嗎 ?你覺得自己的工作為誰帶來什麼樣的幫助?假如無法立刻回答,請重新考慮一下是否要換工作。是否認為自己的工作有價值,也是創造心流的重要因素。進行挑戰當工作過於上手之後,就會開始覺得「每天都一樣」,失去感動或感到無趣,正好與心流狀態相反。從事太過簡單的工作,也無法進入心流狀態。心流狀態會在挑戰有點難度的事物時發生。所以有時也試著挑戰新事物吧。想要體驗心 流,你必須讓自己持續成長。如果你想偷懶、得過且過地做事,是不會有任何樂趣的。請務必要把吃苦當成吃補,讓自己成長!
學會時間管理有什麼好處?
本書就是為了讓讀者不再有這種遺憾而寫的。讀完這本書,你的時間應該會大幅增加,不僅如此,你往後的人生也會升級:
☑變健康
學會時間管理,自然就會懂得有效利用白天時問、調整生活步調、注意飲食或開始運動,因此健康也會大幅提昇。
☑釐清人生的優先順序
學會時間管理,你就會把「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」放在第一。以結果來說,就能夠擺脫「重要事情沒做完」的壓力,情緒也會更穩定。另外,思考時間的使用方式也會讓你覺得正在掌控人生。心情也會更加安定。
☑ 整理人際關係,拉近與重要對象之間的距離
學會時間管理,你就懂得預先保留時間給家人、與自己相處。跟重要的人相處時,也能夠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;心情寬裕之後,也會减少情緒化的爭執另一方面,你會重新檢視並減少跟「不想相處的人」在一起的時問,人際關係就會好轉。
☑ 自我成長
如同本書介紹過的,時問管理不是長時間工作,也不是精簡時問,而是決定一天二十四小時都為了自己而用。不管任何任務都要「為了自己」而努力,這才是本書談「時間管理」的目的。全神貫注在自己重視的事物上,藉此更明確自己的目標,你也會逐漸成長。
☑有多餘的心力思考經濟問題
金錢買不到幸福人生,但人生中,錢卻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。忙碌時就没時間考慮投資、省錢、換工作等,只會想著等以後有空再考證照、經管副業、創業獨立等增加收入必須的事情。時間管理讓你有餘力思考未來,能夠採取行動增加收入,也就與你的經濟狀況直接相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