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我會讀到《陪伴孩子的情緒障礙》這本書?那年,小班老師說:「媽媽,我建議你要帶小寶貝去給醫生看看。」當下我心裡是覺得不可思議:「我的孩子怎麼可能有問題?只是活潑吧?不到過動的程度吧!」那時候孩子才四歲,老師很小心翼翼地跟我說孩子在校狀況,老師也很在意我的心情。老師表示我的孩子時常會不自覺地尖叫、大笑、專注力不足,課程40分鐘,他只能專注10分鐘,嚴重影響到其他同學上課。為什麼我會說老師「小心翼翼」呢?老師後面有說明,因為有些家長對這個話題會很敏感,不喜歡老師說自家小孩有問題。但我完全不這樣想,反而很謝謝老師早點讓我知道有這樣的狀況。
行動派的我,當晚就搜尋離家附近的兒童身心科診所在哪,隔天請假帶他就醫。醫生給我一個表格填寫,我才發現,原來孩子不是太活潑,而是真的有注意力不足過動(ADHD)傾向。心情很低落,但還是得堅強起來面對這些問題。醫生表示目前年齡還太小,七歲左右才是需要靠藥物治療,建議我們家長多陪伴他,可以帶去公園放電。醫生也推薦我們看這本書,可以多了解怎麼與ADHD的孩子相處與互動。另外本書也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、 焦慮性疾患、畏懼性疾患、 情感性疾患、精神性疾患、其他持續性之情緒或行為問題相處建議。
「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?」 「我的孩子真的有情緒障礙的問題嗎?」 「情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」這是許多父母所面臨的疑問與困惑。 作者常常半開玩笑地說:「如果愛生氣等同於情障,那麼我們現場許多大人們也可能都是情障。」雖然這是一句看似玩笑的話,卻也讓我們以肅的態度來審視,一般校園的老師與父母如何看待「情緒行為障礙」。但可以確定的是,愛生氣,絕對不等同於情障,雖然有些情障的孩子比較容易生氣。 我們很容易把愛生氣、發脾氣、歇斯底里、情緒暴躁,讓自己感受到壓力的孩子,以「情障」兩個字來替代。,對於伴隨障礙屬性的孩子,清楚他們在情緒、行為、人際、生活、學習等層面所面臨的困擾。
注意力缺陷過動症
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核心問題,主要來自於自我控制的缺乏,特別是反映在三件事情上專注力、活動量與衝動控制。一般而言,「專注力」影響到學業與日常生活的表現。「活動量大」和「衝動」,則是影響到人際關係、情緒管理,以及班級經營及秩序。 有些過動兒會呈現出混合型,同時具備了專注力,過動與衝動問題的三合一狀態:有些孩子主要呈現出 來是以不專心為主,例如注意力缺陷症(ADD),有些孩子則是以過動、衝動為主要類型。過動與衝動兩者,往往會同時發生。
情緒行為障礙的輔導與教養秘訣
大人與過動兒,切身的無奈,過動兒到底能不能從過去中,學到經驗? 這一點令許多大人納悶:在電玩遊戲上,孩子的打怪經驗值很容易升等、累積,但是回到生活與學習, 為什麼他的經驗值卻老是歸零,砍掉、重練,讓自己的失誤總是在原地打轉?過動兒也很無奈,看似活在當下,樂在其中,然而「衝動」的確讓自己沒有好好想過下一步。 過動兒當然也想要自我控制,但用說的很容易,做起來真的有些困難。「自律」這兩個字,離這些孩子好遙遠,遠得像前方幾近消失的車尾燈,讓他們在迂崎的成長路上,苦苦追趕,而且常常錯開道路,任意彎到崎嘔小路,專注力也不知繞到了哪裡去。
對過動兒威脅利誘,有用嗎?
為什麼對於過動兒威脅利誘都沒有作用?該罵的也罵了,該給的獎賞他也拿了,但是為什麼效果依然有限?這是父母老師常發出的疑問。 作者經常強調一件事:如果過動兒用罵的有用,那今日大概也不會有「注意力缺陷過動症」這診斷的存在。讓我們來檢視運用獎勵與懲罰時,一般常見的迷思及注意事項,期待孩子能夠增加與維持良好的行為, 減少不適當行為出現的頻率。
・清楚的目標設定
開始之前,先清楚自己期待孩子改變的「目標行為」是什麼―先聚焦,愈具體愈好。例如:安靜地坐在位置上,要問問題時先舉手,專注地聽老師講話⋯以此類推。 當目標設定是「孩子要問問题時先舉手」,這時候,請思考在這個目標行為出現時,我們給予孩子的回饋、反應是什麼?
・確認「有效」的増強物
由於每個孩子在乎、在意的事物不盡相同,因此,在運用不同的增強物時(例如:社會性增強、物質性 增強、活動權利增強、代幣、積點、積分),我們必須清楚地知道對孩子的作用是什麼。比如:當過動兒對於你的微笑很在乎,對於你的當面肯定很在意,這時,社會性增強就能夠發揮作用。 過動兒需要立即性的增強,例如當好的行為一出現,他立即就獲得該有的回饋。這種現象很像打線上遊戲,分數立即顯現。
・預防吃膩了胡蘿蔔
我們運用增強的原理,透過獎勵的方式,目的在於強化孩子出現我們所預期的行為,並期待這些行為能夠長時間地維持下去。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,獎勵的胡蘿蔔吃多了也會反胃。以父母最常用的一種方式為例,就是對孩子說:「你功課寫完,我讓你玩手機。」這麼說是期待孩子寫完作業,但是驅動孩子寫作業的動力卻是玩手機。 的確,親子之間甜蜜了一段時間,但緊接而來的副作用就是孩子不斷地討價還價,比如:要求增加玩手 機的時間,或者乾脆說他不想寫作業,因為「我現在不想玩手機,所以可以不寫作業」。 施以獎勵,結果卻引發了副作用。長期地使用獎勵,讓我們忽略了把「孩子寫作業」這件事情,拉回到他對自己分內事務的負責或學習的成就感上。
獎勵的消退或變化
要讓獎勵達到應有的效果,不妨這麼做:在進行的過程中,當孩子的行為逐漸穩定了,這時,便需要將這項獎勵或增強逐漸消退或進行變化。 例如:原先寫完功課可以玩手機三十分鐘,經過一、兩個禮拜之後,改減少為寫完功課只能玩十五分 鐘,甚至於最後寫完功課,什麼獎勵都沒有,因為這本來就是孩子應該盡到的責任。 逐步運用,掌捏增強物的時間、頻率及強度,是一門科學,也是藝術,需要我們不斷演練,並觀察過程中孩子行為的變化,再進行調整與修正。
謝絕威脅
非常不建議以懲罰的方式來威脅孩子,例如:「要是上課再講話,我就不准你下課·」有些老師會發現偶爾用威脅的方式,似乎能達到短暂的效果,沒錯,但也只能發揮幾分鐘的作用而已。有時孩子心想著:「既然你不讓我下課,我乾脆就繼續講。」 前面提到,有些大人認為罵了這麼多次,為什麼都沒有用。在此,我們可以停下來思考:為什麼罵孩子 就會有作用?孩子的好行為就會出現?因為這些責罵對孩子來說,只會發揮了「嫌惡刺激」的效果。比如:孩子非常厭惡被罵,為了避被你罵,索性把不適當的行為移除。 但如果責罵對於孩子不痛不癢,你期待孩子能改變行為,當然就不會發生。 我們要提醒自己,消除不當行為,並不等於好行為就會產生。例如:當過動兒不再說話干擾上課,並不等於他學會了保持安靜,這時,他的行為可能轉向了低頭玩指尖陀螺或滑手機。 在使用獎勵與懲罰之餘,請不要忽略孩子會出現該項為背後原因。避免僅關注行為表象,而忽略了那看不見的內在認知、想法與動機。
規範與寬容
過動兒當然知道社會有規範。不是他不遵守,也不是他不懂,而是ADHD的特質使他容易闖禍。這不是推託,也不是找藉口,只是好說歹說,大人總是無法接受,他也莫可奈何。 對過動兒來說,太多的規矩就像是把不合身的衣服套在他身上,令他感到渾身不對勁。請多給他 一點點寬容值,讓他有多一些些嘗試的餘裕。在合範圍內,請允許他犯錯,這樣過動兒也比較能夠 好好過。 「我真的不是故意的。」 我相信,過動兒的心裡面藏了許多沒說出口的話。我也明白,大人們忙著處理、收拾他所造成的 失序戰場,實在很難有心力或心思好好聽他講,甚至有時會忍不住抱怨:「拜話,他平常難道還說不夠?別再說了,我們已經受夠了!」 其實過動兒好想聊聊自己的內心話,但是不知道該怎麼表達。不是程度不夠,而是專注力有些缺陷,很難聚焦重點,組織能力不好,使他很難完整地說, 他們真的不是故意的。
過動兒要不要吃藥?
過動兒要不要吃藥?說真的,這不是一個好問題。但這是許多父母心中很自然浮現的疑慮,而且長期盤據在心頭。每個孩子的身心特質、 症狀與困擾、所處家庭與學習環境,以及周他人接納的程度等,都會造成孩子有著不同的需求。 請仔細看,這裡強調的是「孩子的」需求。 並不是每個過動兒都需要吃藥,藥物也不是吃一輩子,藥物輔助是方法之一但並不是唯一。當我們在考慮孩子是否需要服藥之前,真的必須靜下來思考,對於孩子在專注 力、活動量及衝動控制等問題上,我們是否有先幫他做了一些努力。 請提醒自己,這裡的努力指的並不是你不斷地提醒他,正他、告訴他、責備他等,「我已經跟你說了多少遍?」的模式。如果「說」真的有用,那麼我們大概也不會如此煩惱,或許過動兒也不會存在。
跨情境的考量
當你懷疑眼前的孩子不對勁,當你猜想他是過動兒,這時,你可以先了解是否在不同的地方,比如家裡、學校、安親班或公共場所,孩子都出現這些狀況。 有時候,我們很容易因為眼前所看到的,便直接認定「孩子就是如此」。以偏概全,對於孩子的診斷來說其實非常危險,要盡量避免發生的事。 這就如同在教室裡,當老師發現孩子不斷地開口說話、坐不住、靜不下來時,很少去內省或自我覺察是否自己在班級經營上可能出了一些狀況,而很容易歸咎是這個孩子有問題,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安靜地坐下來。但這樣的判斷,是武斷了些。 當我們觀察一個孩子的時候,避免將當下所看到的,誤以為是全貌。 我們反而需要去思考,孩子在我們所見「以外」的表現,是否相一致。特別是,對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孩子來說,他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情況,例如專注力、活動量以及衝動控制,是否在跨情境狀態下都會出現。比較謹慎、細腻的做法,試著去詢問自己沒有看到的部分,比如孩子在其他課堂上,對其他的老師,或是在家裡、在安親班、在其他的才藝班,是否依然如此。請謹慎地確認自己「沒看到」 部分。這麼做的目的,主要在於評估孩子是否出現「跨情境」的問題。這一點對於過動兒來說,是非常重要的判斷依據。
轉個彎,看見過動兒的美好
一提到過動兒,會讓你想到什麼? 或許過去在你的腦海裡,盡是孩子帶來無限困擾的印象,讓你頭痛萬分,避之唯恐不及, 對於患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困擾的孩子來說,這些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並不公平。 我們選擇用什麼角度看待孩子,多少也決定了接下來我們對待他的態度與方式,是接納,或是排擠,是欣賞,或是厭惡讓我們來轉個彎,一起發現過動兒的美好。
這孩子很有活力:我想對於班上同學的熱情會有激勵作用。或大隊接力、百米衝刺,也能為班上帶來好成績。你不覺得嗎?過動兒的精力充沛為我們樹立了好典範,讓身心疲憊的我們羨慕不 已。
這孩子的思考很有創意:不受限於既定事物的框架,常常有天外飛來一筆想法很能,讓班上同學有更多欣賞事物的角度。他的點子源源不斷地彈跳出來,而且許多是新鮮貨。而如果你願意協助他,牽起一條「組織的線」,這就更好了。換個角度欣賞孩子吧!你將對過動兒有全新的體會,讓你對他刮目相看。 如果我們願意扶他們一把,如果我們願意在孩子的人際關係上,輕輕地施點力,孩子將會由衷地在心裡面感謝。
良好的親師溝通
我一直很佩服第一線的班級老師,在課堂上,除了進行教學之外,還得面對情緒行為障礙的孩子對於課堂教學、節奏和秩序,可能造成中斷。 當第一線老師對情緒行為障礙學生更有了解,家長也同時提供應有的支持與合作,這時受惠最 大的會是我們的孩子有特殊需求而需要協助的孩子。我們能夠幫上什麼忙? 許多老師面對情緒行為障礙的孩子,往往顯得不知所措,不知道自己能夠對這些孩子幫上什麼忙。甚至於認為自己的專業沒有辦法處理情緒行為障礙的孩子,因此對孩子在教室裡的行為問題,往往自認為束手無策。
特別是情障孩子的異質性,使得第一線老師面對這些孩子的時候,往往受困於對這些孩 子身心特質的陌生,造成在互動以及應對上,互踩地雷。 課堂上,當這些衝突產生的時候,立即受影響的就是老師的教學。除了 師立即感受到時間的壓迫感,和教學現場的掌握受到威脅之外,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壓力,以及班級裡其他學生的反應,同學們與特殊學生之間的衝突等,都使得第一線的老師不知道該如何因應。 消極因應的無形代價殘酷的衝突狀況,讓老師浮現一種消極的態度,索性不去解决眼前的問題,或者直接順從孩子的一些情緒行為反應。比如:「孩子不上課,那我就不去要求他,反正課業成績低落,是孩子必須承擔的,或者是家長要煩惱的。」 或者:「要是孩子動不動就離開教室,我繼續上我的課,失去受教育權益是他的事情。只要在安全範內,孩子還在學校裡,我們做老師的就不用去操心。」
對於孩子來講,老師的不理解形成一股壓力。在教室裡,他需要去面對別人如何解讀自己的情緒行為狀 態,而當與同學之間的互動出現疏離、衝突,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情況下,最後很容易拒絕到學校上課。 對於同學來說,教室裡像有一顆不定時炸彈,不知道眼前這個同學什麼時候會突然歇斯底里或發脾氣, 在這種情況下,索性大家就採取一種自我保護的狀態,維持遠距離,免得自己遭殃至於家長,由於孩子在教室裡的學習停擺或出現情緒行為問題是,而不時受到老師的電話召喚面對這種情況,家長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。這很容易導致親師、生之間的衝突。
親、師、生溝通的良性對話在親師溝通上,由於各自的角色、立場,以及所面對的情境不盡相同,因此,在對話過程中會激盪出各種不同的意見衝突。 親師溝通的目的,不外乎是以孩子享有合理的受教權益、讓班級經營與教學順利進行為最優先考量,親師彼此取得最大的合作、默契與共識。 在這裡,若一個老師有意願去了解孩子的身心特質,那真的是很難能可貴的事。 甚至如果老師願意針對自己的教學方式,做一些調整或改變,孩子和家長都會感謝你。
以上內容摘自《陪伴孩子的情緒障礙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