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了解孩子的,是父母
誰是最了解孩子的人?當然是和孩子一起相處最多時間,並且最常接觸與觀察孩子的父母。當父母已觀察了滿周歲的孩子一年的時間,專家卻只見過孩子十至二十分鐘的情況下,父母應該更了解清楚孩子才對。尤其是關於孩子獨有的個性,以及父母與孩子特別的互動方式,都是唯有父母才知道的事。 「嗯?我最清楚?不,我完全不明白也無法理解這個孩子,更不知道究竟該怎麽做才對。」有些人會這樣反問。其實,父母本身想必也很納悶。正是因為自己最接近孩子也共度了最多時間,卻依然完全無法理解他們,才會找上專家,或是好想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、一窺他們究竟在想些什麼,卻始終不得其而入。
父母明明最懂孩子,卻難以理解他們的原因是什麼呢?答案就在教養原則裡。 「不好意思,其實我無法單憑聽一聽專家的說法,然後看一看孩子就能整清 一切。」我們試著思考,看看孩子究竞遇上了什麼困難,之後再來尋找解決方法。 作者身為精神科醫師,對於這種情況並不陌生,出現在診間的家屬們,總是期望醫師能果斷讀懂孩子的心,給予乾脆的解答。像是「每次和精神科醫師待在一起時,都很擔心自己的心思會被看穿」這種話,勢必也是源於相同的思維。很遺憾的是,精神科醫師根本沒有能在第一眼讀懂、掌握他人心思的讀心術。
過去的父母以為懲罰孩子就是管教:不打不成器, 打了孩子才會記住。但「管教」(Discipline)意謂是管與教,是一種約束而不是摧毀孩子的自尊與自信心,懲罰孩子帶給孩子「我輸了」、「我錯了」的感覺,與父母期望孩子「有自信」、「自尊」、「懂得自愛」、「快樂」的結果完全背道而馳。
父母必須知道的核心內容
父母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發展理論與教養原則,只要能掌握「教養的感覺」即可。 只要有感覺到「原來如此」的程度即可,這已經成功一半了。剩下的一半,必須藉由實務經驗了解。 為了不失去大方向,我們需要些什麼?首先,需要能指引大概方向的指南針與地圖。
只要有了這兩樣東西,當在途中遇見難行的小路或障礙物時,就算稍微繞路,也不會迷路。如果在陌生之境旅行時少了張地圖,不是總覺得有些不安嗎?原因在於無法得知自己究竟身何處,又該前往什麼方向。於是, 我們只能詢問路人,然後不假思索按照對方指引的方向前行,卻極有可能抵達了 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。我們终究需要指南針與地圖,以及讀懂它們的能力。 教養孩子的指南針與地圖,正是發展理論與教養原則。
這兩項東西,將成為協助你我不被過量資訊與不安感淹沒的力量。希望各位能在理解這本與教養的基本原則後,將其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。拿起教養的指南針與地圖,一起踏上遙遠的旅行吧!相反的,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投資領域並用心研究後,再自行挑出適合標的,情況便會截然不同。因為已經事前做足功課,且對自己的選擇有信心,就算面對危機時,也能產生堅持的力量。即使選錯標的,也會因為清楚其中的原因而能適時擬定對策。 教養也是如此。
父母該學習的是「為何」(為什麼會這樣) 而非「如何」(請這麼做)。請不要死背教養技巧,而是理解其中的原理,如此一才能降低不安、減少動搖,即便出現問題時,也 能找出原因並訂定對策。
致常對孩子發脾氣的你
沒有人一出生就學會怎麼當父母的,發生問題時,必須先了解原因才能解決。唯有釐清隱藏在孩子外在行為之下的內在原因與思考過程,才有辦法擬定對策。當父母能多樣化理解情況時,應對的方法自然也會變得多樣。換句話說,獲得答案前,首先必須分析問題。沒有永遠適用的標準答案,唯有當父母能自行思考各種情祝發生的原因,才能找出多樣的解決方法,並過程中更加理解孩子,不再對孩子產生誤會。父母最终需要的,不是被動地接受「在這種情祝時,請這麼做」,而是有辦法主動找出「為什麽會發生這種情況?」、「這種時候該考量些什麼?」、「又該如何處理?」的能力。各位也都已經是專家了,只要能「更意識到過程」就更好了。
栽培植物教養法
➊給予:在適當的時期,給予既不會過量也不會不足的種子、土壤、水、空氣、陽光 ⋯⋯等。
☑ 提供認知與情緒發展需要的營養。
➋調整:為了健康成長與防止徒長而修剪側枝。
☑ 教導延遲欲望與滿足的方法,以及遵守約定方法。
➌管理:移除害蟲與雜草,並管理照顧者自身的困難。
☑ 創造有助於孩子成長的環境。
「究竟什麼才是好好成長?」是個相當艱難的問題。不過,在定義何謂「好好成長」時,永遠不變的重要事實是:必須尊重孩子擁有的特性。 每個孩子都擁有各自不同的才能與特色。依照孩子原有的模樣给予照顧,並且幫助孩子本身理解與接受自己原有的模樣,才是父母該扮演的角色。 如同近年流行的「提升自尊感的方法」,其核心即是接受自己原有的模様。 當孩子能自主、自覺地接受自己時,孩子便會感到快樂。如果期盼孩子能提升自尊感、希望孩子能快樂的話,請尊重孩子原有的模様。孩子擅長的事,便接受他繼續擅長。孩子不擅長的事,便接受他繼續不擅長。只要協助孩子突顯自己的優點,並且認同孩子的缺點,讓他嘗試改善即可。「植物好好成長」指的是什麽?是綻放美麗的花朵嗎?是擁有挺直且堅幹嗎?或是結成茂密的果實呢?關於這個問題,每個人的想法都有些不中同。 重點在於栽培植物時,必須盡力突顯植物獨有的特性。如果種的是仙人掌,自然就會長成仙人掌吧?如果栽種的是向日葵,長出來的當然就是向日葵吧?仙人掌會長出枝椏與刺,向日葵會盛開黃色的花朵,想必沒人會在種完仙人掌後,期望最後長出來的品種是向日葵吧?
長得越大,越需要等待
對孩子來說,什麼程度的挫折是「適當」?如果想知道調整程度適當與否,必須先檢視孩子的發展階段。首先,讓我們一起看看究竟有哪些調整的方法,以及在對應的階段究竟該做些什麼。 孩子相當喜歡用手觸摸各種東西,然後把這些東西放進嘴裡。嬰兒期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是髒東西,放進嘴裡時,父母便會邊說著「髒!」 邊從孩子手上搶走那樣東西,随即嘗試轉移孩子的視線。多數孩子都會露出摸不著頭緒的神情,看一看父母後又立刻被其他事物吸引。孩子沒有因此大吵大 鬧,而父母也將這一切視作理所當然。
在地上鬧脾氣,許多父母會因為不知所措、羞愧而順從孩子的意願,只希望盡快結束這件事,達成這場不合理的協商。 無論是過度嚴格的態度、過度放任的態度、放棄約束的態度等,都可見父母 在「調整」階段基於各式各様的原因,而出現差異甚大的對應方式。「調整」,是為了孩子的生存與適應社會,教導他們學習延遲當下欲望與滿足的能力。 藉由體驗欲望一次次不被滿足而產生的挫折經驗,孩子便能逐漸學會遵守規範與規則的方法,以及控制情緒與欲望的方法加如果父母過度嚴厲地控制孩子,他們就會因為法克服這些挫折,而喪失進步能力。如果父母過度放任或放棄調整,孩子則會因為不曾經歷這些挫折,而產生可能成為任意妄為之人的風險。在此必須再次强調,極端態度絕對不是良好教養。 「適當的挫折」對孩子不是選擇,而是必要。原因在於,過大的挫折,孩子無法克服,過小的挫折,孩子法學到任何事。讓孩子經歷挫折,並不是因為不愛他們,而是為了教懂孩子某些道理。因此,請放下自責,並從旁靜觀孩子自挫折中學習吧。猶如樹木會在歷經寒冬後更加堅韌,孩子也會在克服挫折的!
孩子為什麼「一直」這樣?
孩子持續出現問題行為的原因,在於他們能由這項行為獲得某些,如因為鬧脾氣可以得到某些東西,於是孩子便開始不停地鬧脾氣。藉由行為獲得的某些東西,即是該行為的「功能」。孩子行為的典型功能如下:
☑ 想獲得他人的關注:只要鬧脾氣(原本在照顧弟弟/妹妹的)父母就會過來。
☑ 想獲得想要的東西或活動:只要鬧脾氣,父母就會買玩具。
☑ 逃避不想面對的活動或人:只要鬧脾氣,不刷牙也沒關係。
諸如此類的鬧脾氣原因,能讓孩子獲得相當多樣的東西。如果父母在這種時候不肯給予孩子嘗試藉由發脾氣想獲得東西,他們便不會繼續該行為。如果想解決問題,必須好好思考「孩子為什麼會這樣」。父母應在調整的過程中,先確認孩子做出該行為的原因,以及家長對該情況做出反應的態度。具備「先觀察,後思考」態度的父母,一定可以成為教養專家。
不得已才讓孩子使用手機?
即使父母决心盡量不讓孩子看手機,但目前確實已踏入沒有手機很難教養孩子的時代了。把手機交给孩子,進而獲得的短暫休息與平靜,對父母來說實在太寶貴了。
但很多研究證實,給小孩看手機的影響弊大於利。積極地陪伴孩子玩耍才是最重要的,當然如果父母能在孩子看影片的期間稍作休息充電後,可以再次花費足夠時間與孩子互動的話,讓他們使用手機三十分鐘也不算太罪惡。 此外,讓孩子觀看手機時,父母必須明確訂定使用手機的情況與時間。
換句話說,即是要「有計畫性地讓孩子使用手機」。由「父母」決定「在某種情況下可以使用,以及使用多少時間」。嬰幼兒期、學步初期,既不可能與孩子商量,也還不到能與他們商量的時候,因此,只要由父母主導訂定規則就好。無論是孩子或父母,都必須遵守這項規則。重點在於,不管孩子再怎麼鬧脾氣、不管 有多少人圍觀,親子雙方都得確實遵守這項規則。 請不要將手機當作收買的手段。如果孩子一鬧脾氣就讓他們使用手機的話, 只會加劇孩子鬧脾氣的行為。
以上內容整理自《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這樣?》